“和父母出去旅行
就像带小孩一样”
小时候放暑假和爸妈去中山
柳州江边的游船
“以后可别带我们去吃什么西餐了,
又贵又吃不惯”
儿子:26岁|离家8年,每年和父母相聚10天
“风景只是背景,
“我和父母成为旅行搭子,
一起旅行,就像一个需要分工合作的、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项目。每个人的特长能用上,也被需要。
爸爸方向感很强,而且擅于做功课,出发前他就会设计出最佳路线,行程上也会和Fan讨论,现场调整。路盲的妈妈基本上就是全程懵跟着走,但妈妈会把对全家人的日常照顾带上旅途,且擅用各种美食APP在途中精准觅食。此外,拍照的爸爸还担负为全家提供朋友圈图片素材的“重责”,每天挑选照片的时间也变成了一家人旅行记忆的一部分。
Fan可以说是拥有不扫兴的父母,而这样的“不扫兴”不只适用于在父母身上,因为旅行时需要的是不扫兴的同伴,无论是什么关系。
不扫兴不代表不吵架。基本上每次旅行时,Fan的爸妈会像日常在家时一样吵吵闹闹,从头吵到尾,都不是因为原则性问题,但就是什么事都能吵一下,把在家里的相处方式带到了相处更紧密、相处时间更长的旅途上。
出门时,他们经常互相“提醒”的一句话是:“管好自己的事,就是对别人最大的负责”。家人之间,总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管别人,但又都不想被人管。如果没有边界感和默契,确实容易爆。
比如旅行时Fan穿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,妈妈会直白地对她说“好难看啊”。Fan就会淡淡地回应道:“我有问你的意见吗?”大家也就笑笑过了。
Fan一家人2024年的云南旅行
爸妈有着不同的喜好和旅行习惯。妈妈喜欢看大自然,爸爸喜欢去有文化的地方。妈妈很注重自己旅行过程中的睡眠和饮食,而爸爸会为了拍到想拍的照片跑很远,把自己弄得很累。Fan作为女儿,就成为了端水大师,一家人需要相互迁就一点。骨子里,大家都有颗“贪玩”的心。
Fan家的旅行不止在出门的那几天,旅程结束后,她的爸妈会花大量时间把自己的游记写在美篇上。爸爸退休前是一位编辑,妈妈会监督爸爸选出照片,把控文字。她自己负责选择配乐,编辑、发布,一篇文章里甚至会有200多张照片,工作量很大,但这些也变成了旅行的一部分,回头翻看时,就像重走了一趟。